693.第六百九十三章-《红楼之熊孩子贾琮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后头的事就好办了。齐将军先命兵士们饱餐晚饭,再告诉大伙儿今儿的差事,末了才说“辛苦一晚上,苏大人每人赏五百钱”。兵士们顿时如饿狼般吼叫起来。饭后略歇息会子,眼看日头下了山,纷纷换下军服、扮作平头百姓。三千人分做三十组,每个百夫长带领一百个手下,拿着一个单子、跟着一个领路的衙役。苏大人已预备好了运粮车。三千人高举火把,推着大车涌向城郊多处粮仓。运粮车上还挂了商号名,齐将军一瞧就乐了。旗上写着:子虚县乌氏米行。

    各路兵士跟着衙役到了各处粮仓,每处都等着两位穿戴家丁衣帽之人。一个腰背挺直、身上一股军人气息,足下也蹬着军靴;另一个斯斯文文像秀才,脚踩黑色双梁鞋,手里拿了块书本见方的薄木板并一支炭笔。二人见着领路的衙役先打招呼,显见是说好了的。三人与百夫长商议了些共计多少米粮、每次运多少、约莫要几趟运完之类的话,兵士们便开始搬运了。沉甸甸的米袋子上了车,想着明儿早上能有五百钱的赏赐,大伙儿浑身都是力气。运了两趟之后,官仓那边的衙役还替他们预备了新鲜米饭开水。贾琮笑盈盈背着胳膊四处巡察,对齐将军道:“仓库以肉眼可见度在填满,多亏了将军!”齐将军也笑道:“多亏了苏大人的赏钱。”二人齐声大笑。

    天亮前,官仓已堆得满满的都是米袋子,而许多处原本满满的粮仓已空空如也。运粮兵们走后,某处的两位“家丁”打开一间大粮仓,里头没有粮食,乌溜溜撂着一地的人,皆捆了手足堵了嘴。那军人模样的家丁便拔出佩刀,上前挑开各人绳索。众人解脱后,各自活动四肢、自行取下口中的布巾子,瞪大眼睛惶然看着这两位。

    秀才模样的家丁道:“天快亮了,城门马上就开。”乃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来,“此处有我们东家,子虚县乌氏米行东家乌有乌大官人的亲笔书信,是给你们东家的。你们谁去送信?”

    一个老汉站了出来:“我去。”

    秀才家丁便将书信交予他,道:“不用着急,上午送到便可。”

    老汉双目浑浊,问道:“你们东家究竟是什么人。”

    秀才家丁道:“贵东家看了书信自然知道。横竖我们东家最讲道理不过,拿零售的价钱买批的东西一文不少,你们东家只赚不赔。”老汉唾了一口。那两个家丁齐抱了抱拳,转身撤走了。

    老汉捏着书信出了门,跌跌撞撞跑进一座空荡荡的粮仓,摸了摸地上洒落的零星米粒子,放声大哭:“强盗、强盗啊——”

    一个中年汉子走过来宽慰:“阿爹,不是有书信么?给东家送去。”

    老汉哭道:“我没脸去见东家……”

    另一个汉子道:“方才我听见那两个人说话。那个高的人说,干嘛给他们那么多钱;矮的说,东家说了,虽这趟咱们强买强卖,既是生意人,不能让上家吃亏。”

    中年汉子指着书信道:“该不会这里头是银票子吧。”

    老汉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信,捏紧拳头,半晌道:“我给东家送去。要杀要刮全凭东家!”

    中年汉子道:“咱们的马还在呢,他们只运了粮食走。”

    老汉着颤将书信藏于怀内,抬目看了看门外已有微光,转身一步步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老汉与其子赶到城门下时,开城门的时辰还未到。却看那儿已等了七八个人了。再细辨认,不少都认得——都是看守管事,其东家在城东设了粮仓。见老汉来了,有人便说:“又来了一个!”

    老汉忙问:“莫非你们也遭了劫匪?”

    一个熟人道:“可不是?大伙儿都是昨晚让什么子虚县乌氏米行劫了。你呢?”

    老汉喊道:“我们也是!”

    另一个道:“劫匪说他们给钱,也不知真假。”议论纷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