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32.第七百三十二章-《红楼之熊孩子贾琮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话说孙绍祖打斥候去秦家探消息,  得知秦家姑奶奶从她男人处听说、自己十来年功夫必满门抄斩,  惊得拍案而起,盯着斥候。笔Δ趣  阁WwW.biqUwU.Cc斥候吓得垂头:“那门子委实就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孙绍祖黑着脸骂道:“放屁!我姓孙的官居京营指挥使,整个京城都在我手里捏着,连王爷的儿子都个个想拉拢我!”斥候不敢说话。孙绍祖在屋中转圈子骂了半日,  猛然想起贾赦是个消息灵通、极有先见之明的主儿,  顿时心头一虚。

    过几日便是元宵节,夏金桂见丈夫蔫蔫的,也不搭理他,自己领着丫鬟宝蟾出去游玩,说晚上赏灯去、不回家吃饭。孙绍祖明面上扮作不在意,  心里头煮沸水一般煮了好几日,耳听小子们来回“奶奶出门了”犹如没听见似的。偏这会子那外室打人过来,  说知道将军晚上必陪太太逛花灯,  问他可愿意下午与自己出去走走。孙绍祖心想,今朝有酒今朝醉、明日愁来明日忧,便收拾出门了。

    提马走过几条街,  路上已有不少行人往来。忽然,  一匹马飞快从街那头跑过来。许多行人避闪不及,  惊呼一片。眼看马蹄子要踏上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  旁边有条人影腾空而起,直跳上马背、强坐在马主身前,  硬生生抓住缰绳将马勒住。人群哗然。定睛一看,  那人竟是位身穿杏黄色道袍的道士。道士跳下马来,  充耳不闻那马主哇哇大叫,无事人一般扶起少年,转身便走。

    围观百姓纷纷夸赞,道士含笑拱拱手,徐步而行。可巧这他往孙绍祖这头走,走了三四十步便与孙绍祖错身而过。孙绍祖本是武将,少不得留意他。道士已走过了孙绍祖的马尾巴,忽然转过身来看了孙绍祖两眼。面色似悲似叹,再打量半日,摇摇头,长叹一声,十分惋惜。乃一面接着往前走,一面唱起小曲儿来:“世人都晓神仙好,惟有功名忘不了。古今将相在何方?荒冢一堆草没了。”

    孙绍祖让他看得浑身毛,听着那曲儿也不吉利,忍不住跳下马来,随手把缰绳丢给亲兵追上那道士:“道长、道长请留步。”

    道士不肯回头,摆手道:“我本寻常道人,不理红尘俗事。”

    孙绍祖道:“道长分明慈悲心肠,方才还救了那少年。”

    道士一噎,再摆手:“事有大小。”

    孙绍祖已赶上他的脚程,拦在前头抱拳:“仙长,行善乃道家本分。”

    道士叹道:“不是贫道不行善。你这事儿太大,我道行小、管不了。”乃思忖片刻,探出五指来掐算半日,道,“今日乃是元宵节,你寻个安静不咋呼的女伴同去清虚观进香。能不能窥得天机,只看你的造化了。”乃打了个稽,甩袖子飘飘而去。孙绍祖心下焦急,想追上去扯他。不料这道士脚步如飞,他竟追不上。孙绍祖呆愣愣的瞧着杏黄色影子没在人群里头,心中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。亲兵喊了他好几嗓子他方回过神来,跳上马赶往棉花胡同。

    孙绍祖遂接了外室同往清虚观而去。清虚观这会子香客不少,观外车辆纷纷、人马簇簇。道士们皆换了簇新的道袍,满目都是杏黄色,孙绍祖瞧着竟有几分安心。乃陪着外室进了山门。这外室从前没来过清虚观,觉得新奇有趣,从头细看各尊泥胎圣像。孙绍祖心里不踏实,往功德箱里撒了不少铜钱。有道士看见了,上前来说了几句吉利话。

    二人又往里走,拜了三清烧了香。方才那道士一直跟着他们,便凑过来劝说这位大官人捐功德。孙绍祖平素是不大给僧道施舍的,偏这会子大方了,一气儿给了五百两的银票子。那外室还以为这钱是瞧在自己的份上,顿时笑成一朵花儿。道士也笑开了眉眼,欢天喜地跑出去取功德簿。

    人家大施主都给了钱了,道观少不得请他到厢房吃盏清茶,聊聊修身养性、羽化登仙。孙绍祖耐着性子听那道士说了半日,正想出去走走,忽听外头一声喊:“小秦相公来了。”惊得他浑身一颤。乃深吸了口气,假装随口问道:“什么小相公,你们小道士大呼小叫的。”

    道士道:“这小秦相公乃是位大财主,最乐善好施不过。早年他与秦奶奶便是在小观偶遇的,后结成一段佳偶。故此,他时常来走走。”

    孙绍祖扯开嘴假笑道:“那倒是有缘、有趣,难怪咋咋呼呼的。”

    道士道:“大约是喊我们主持去了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