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气”字尚未出口,平原君突然意识到了什么,不对啊!本君还未以此向赵括邀功啊,更是没有提及过今日朝堂之事,赵括从何处得知此事? “本君出城之时,四门已经紧闭!朝中大臣皆归其家!上将军如何得知今日朝堂之事耶?”平原君问道。 “这重要吗?”赵括笑着问道。 “不重要吗?”平原君盯着赵括问道。 “此事说难很难,说易却也容易!消息来源嘛,自然是某位朝臣,至于这位朝臣是谁,我的人又是怎样听到的,这可不能告诉你哈!至于怎么将消息送来,那就更简单了,邯郸守在仓促之下封住四门已是不易,无论是信鸽还是狗洞,甚至是护城河,消息都可轻易流出!”赵括半真半假地回答道。 其实这个消息正是赵鲤手下混入官员府邸的“不良人”,在大臣散朝后闲聊时听来的,由于赵括要求不良人近日关注朝廷的动态,于是这个消息很快便递到了赵鲤的手中,而作为上将军的家臣,邯郸守面前的大红人,漫说只是递封书信,就算是送个人出去,又有何难呢? 于是,赵括便在平原君到来之前便先行知晓了朝廷的一切布置。 平原君怔怔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,战场之上,他已经用数十万的人头证明了他的能力,而在波诡云谲的朝堂,原以为他会如廉颇一般拙于应付,甚至多次的无止境的退让也似乎在印证着自己的观点,不,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观点。 却没想到,实际上,眼前的赵括已经对朝局把握到了如此程度,对邯郸城的控制也到了如此的地步!那么想来,他一步步的退让、一次次的妥协,似乎都是一个个陷阱。退让的是什么?名义上的军权,可有可无的封邑?妥协的是什么?是大功变小功、小功便无功! 但在实际上,他什么都没有交出来!三郡之地牢牢地掌控在手中,三郡之民只认马服君号令而不服赵国号令,三郡之兵只听上将军之令而不从邯郸之调遣,还有趁着北上抗燕,又将一员裨将升任代地主将,代地之军随之臣服,虽或许暂时还达不到三郡之军的绝对忠诚。 实际的军权! 缥缈的威望、民心! 他都有了!且丝毫不让!可怜赵王还在计较着封邑大小,宝货多少,可笑自己还在为他打抱不平,争取荣誉、利益?却不知,最大的一块蛋糕正在人家的手上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