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汉语是一个很神奇的语言。 只要能押韵,即便你是在骂人,也会让人觉得赏心悦目。 如果能够掺杂上一些文言词汇,那就变成了高级的代名词。 原因是,押韵其实是一种典型的神经美学。 押韵算是一种高效的信息组块,这种方法组块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信息加工成小的整体,方便记忆。 诗歌句尾之间的押韵将内容和声音关联在一起,使人类能够用声音来记忆句子,减少了文字信息的陌生感,降低了认知难度,也减轻了短期记忆力的负面反馈。 认知神经科学把大脑处理信息的难易程度称为‘处理流畅性’,而押韵则正是提高处理流畅性的好方法。 同时也因为部分‘文化自卑’,大多数没有接触过文言的人,会潜意识的将文言或者生僻词汇自动联想到文化差异,进而产生联想效应忽略文字或者语言信息中的逻辑缺陷,俗称加滤镜。 比如广为流传的,‘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’、‘听人劝吃饱饭’、‘好吃不过饺子,好玩不过..’等这类标准乍一听就觉得短小精悍的押韵顺口溜俗语。 基本上很多人只要听一遍,根本不需要刻意,就会牢记在心,同时也不会探究其中的道理逻辑,就下意识的当做‘真理’。 这就是神经美学给语言带来的特殊效应。 而且这种效应从古到今都有,而且专门有一种特定称呼,叫做谣谶。 比如历史上几乎所有著名的农民起义,都有这种顺口溜样式押韵的谣谶影子。 如秦末陈胜吴广就是靠着一句‘大楚兴,陈胜王,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’忽悠了不少徭役和六国庶民。 东汉末年张角的‘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。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。’。 元末韩山童的‘莫道石人一只眼,挑动黄河天下反’。 明末李自成也是靠着一句‘杀牛羊,备酒浆,开了城门迎闯王,闯王来了不纳粮’让不少人误以为这家伙是个好皇帝。 这类基本上就是专门为文化水平不高的大众民众创造出来的口号。 更高级一些给读书人看的,则是类似三国时期‘千里草,何青青。十日卜,不得生’这种拆字谣,其中暗讽董卓祸国殃民,最后引得长安动荡,民怨四起最后才让吕布敢杀董卓。 隋末的《无向辽东浪死歌》、 唐朝甘露之变的‘山有石,石有玉;玉有瑕,即休矣。’ 靖难之变时关于朱棣的‘莫逐燕,逐燕日高飞,高飞上帝畿。’ 这类都是涉及重要正治事件的隐喻或预热的押韵口号,就是利用了押韵和直白的短句,煽动人的情绪。 王世风最后补充的这句关于‘劝酒’的感慨,也是类似的套路。 在普通观众眼中,那就是有才思敏捷,大智慧。 但是在对文言稍有研究的人耳中,就和顺口溜相差不太多。 至少罗思尧听后就是这么觉得的。 尤其是听到观众们的掌声和称赞后,他心中越发的迷茫。 就这?也行? 罗思尧微微皱眉,刚又准备吐槽这段似白非文的东西有辱斯文,但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 “如此便可?” 可能是被王世风的‘上纲上线’给整怕了,罗思尧已经没有了太多这锋相对的气魄,反而有些探讨意味的心态。 因为他忽然发现,自己对现在的年轻人,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,现在夏国的年轻人所接受的教育,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聪明。 不然怎么会被王世风这种花架子忽悠的此起彼伏呢? 第(1/3)页